完美包裝設計·讓預測成為可能 |
發布日期: 2019-07-29 瀏覽次數: 3827 新聞編輯: |
2019年7月27日氣溫28-35攝氏度,炎炎夏日。但一大早“727包裝之家精品館微信群”就熱鬧起來了,大家從四面八方涌向包裝之家精品展覽館,因為7月27日是包裝之家精品展覽館舉行的第二次沙龍活動的日子! 本次主題有點小酷——“完美包裝設計·讓預測成為可能”。本次沙龍由包裝之家第二小組承辦此次沙龍活動,特地邀請了20多位來自強生、莊臣、拜爾斯道夫、聯合利華、上海創元、相宜本草、保利沃利、柔婷等多家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的設計和開發人員,大家共同探討了化妝品包裝開發中的焦點問題和解決方案?;顒佑砂b之家副會長兼教研中心主任、上海創元研發總監沈弘先生主持。 ![]() 首先沈弘先生闡述了為什么會召開主題為“完美包裝設計·讓預測成為可能”的沙龍活動。我們身處于一個飛速奔跑的時代?!帮w奔”讓開發傳統被忘卻,老問題不斷重復。浮躁使資源集中于營銷,無心于開發,新問題層出不窮。急需重提完美包裝設計概念。沈弘先生表示完美是可以被掌控的。完美是不折不扣的流程產物。質量是設計出來的,體驗是設計出來的,完美是設計出來的,對設計的完美執行也是設計出來的。新技術不斷涌現可以幫助提升完美設計(robust design)可能性。抓住關鍵點,提高設計效率。 ![]() 他帶領大家梳理了如何將消費者和客戶聲音轉化為包裝質量關鍵點。從包裝開發的流程入手,強調了開發流程中的6大關鍵步驟,分別是消費者聲音到重要質量要求的轉化,設計風險評估,工藝風險評估,測試計劃,試機和測試,過程驗證。沈弘先生還介紹了包裝開發中的幾個重要工具,包括過程能力(Cpk)、控制圖(Control Chart)、實驗設計(DOE)等統計學工具,以及最差條件分析(Worst Case Analysis)和包裝仿真。 統計學工具在包裝開發中的應用 接著來自強生中國包裝經理陳沈慧小姐分享,首先講述了統計學中的很多基本概念,包含平均值、標準方差、標準上下限、控制上下限。她仔細講解了過程能力Cpk的概念。Cpk是將標準上下限和過程能力為3SIGMA的控制限來比較從而判斷過程能力的方法。雖然數學概念非??菰?,但大家還是聽的聚精會神,不停地舉手提各式各樣的問題,場上氣氛非?;钴S。 ![]() 陳沈慧小姐還對這些統計學知識如何在包裝開發中的應用做了非常詳細的分享,包含如何在大量的關鍵尺寸數據中抽絲剝繭,讓我們所制定的包裝標準可行有效。還教會大家如何撥開迷霧,從枯燥的數據中看到包裝尺寸的真實含義,規避可能的不專業供應商埋下的定時炸彈。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數學和工程之旅。很多參會的開發人員都表示第一次搞清楚了這些數學工程問題,雖然很燒腦,但很愉悅! 包裝FMEA及案例分析 第三個分享的是拜爾斯道夫包裝開發高級經理宗慧超小姐。FMEA全名是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的縮寫,全稱故障模式及結果分析。FMEA是分析系統中每一產品所有可能產生的故障模式及其對系統造成的所有可能影響,并按每一個故障模式的嚴重程度、檢測難易程度以及發生頻度予以分類的一種歸納分析方法。FMEA分析的是潛在故障(Potential Failure),是可能發生但是現在還沒有發生的故障。它是一種“事前預防”的行為,“及時性”是FMEA的關鍵因素,事先花時間對設計進行分析,事先低成本地進行修改,減少未來更大損失的發生。 ![]() 宗慧超小姐講解了快消品包裝開發風險的來源分類,FMEA計劃的制定思路,FMEA的分類,制定FMEA的方法。她特別強調了在快消品行業設計FMEA(Design FMEA)和工藝FMEA(Process FMEA)的重要性。她還強調了FMEA工作不能由開發人員單獨完成,需要成立FMEA小組,讓質量、產品、開發、物流、運營等團隊共同參與共創共建FMEA。宗慧超小姐還基于QS9000的RPN定義,分享了快消品行業可以采用的適合自身行業特點的RPN定義以及采納的分級標準。 期間她邀請沈弘先生一起參與了化妝品設計FMEA的講解。沈弘先生分享了國際企業的先進理念--將故障按照部件分拆,梳理各部件的各自的功能和故障模式。然后再研究各部件之間的界面問題和相互之間的互相影響產生的故障和失效模式。讓大家使用工具來梳理自己的思維,讓問題在設計階段盡量展現而不漏下任何一個故障可能性。席間大家針對包裝之家精品展覽館中感興趣的包裝材料,分成小組做了相關的練習溫故知新。 嘉賓互動討論環節 ![]() 第四個分享的是來自堅果科技CTO Remy先生。Remy先生在法國畢業,多年從事計算機仿真(CAE)工作,具有豐富的汽車行業和快消品行業的經驗。Remy先生的分享帶領大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大部分參會者都表示出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如何將以前需要開模具或者制造設備之后才能測試和驗證的內容在包裝的設計之初在電腦的虛擬環境中完成?這個提供了在虛擬世界中,使用虛擬的材料、公差、極限條件來完成設計確認的可能。 ![]() Remy講解了整個包裝設計CAE的過程,使用生動的案例讓大家便于理解CAE的技術。他強調材料測試和數據庫、仿真算法的選擇和優化是仿真成功率的關鍵因素。Remy還分享了包裝行業的多方面多個不同應用領域的案例??梢詮陌b壁厚、結構、重量的設計到運輸物流問題到生產設備流水線的設計等方方面面。 如何利用模流分析實現T0量產 第五個分享的嘉賓是來自科盛科技的行業銷售總監牛立國先生。在快消品行業,常規T0完成后,在上市之前會有一個非常惱人的時間段就是修模階段。一般需要3次修模,每次需要2周左右時間,很多時候甚至6-7次修模都是經歷過的。這個修模的過程耗時耗力,浪費時間和金錢資源,嚴重拖后了產品上市的順利度和時間。 ![]() 牛立國先生認為產品和模具一次性設計正確是整個T0實現量產的關鍵因素。如何從以往模流分析只看定性大方向往模流分析看定量精確度的轉變?他分享了科盛科技Moldex3D模流分析軟件如何將模流和注塑仿真結合,如何在模流仿真中使用校準過的注塑機真實數據,從而達到最接近真實注塑機的壓力、體積、時間關系。通過此項新技術某國內模具大企業已經實現70%多型腔模具實現T0量產,大大縮短了開發時間。 包裝的完美設計來自于流程保證和對關鍵內容的苛求 最后,沈弘先生做了總結發言。他強調開發人員不要迷失在每天忙碌的工作本身之中,要看清奔跑的方向和目的。大家要管理好客戶(內部和外部)的預期,幫助客戶梳理清他(她)們自己的真實需求。 創新開發前需要梳理自己的思路,磨刀不誤砍柴工。開始開發打樣前,強迫自己制定一個測試計劃,并且需要和QA和有經驗者一起討論。開發人員需要嘗試和養成習慣運用最新的仿真工具,并且是為了精確而運用。平時有空沒空多做做消費者需求的VOC to CTQ的大腦練習。在做項目時做好風險評估,對每個部件的各自的功能和失效模式都詳細深入地拆解,時刻提醒自己部件和部件之間最容易出問題。 開發人員一定要對各種工況和使用條件負責,看管牢最差的工控和條件是達成完美設計的關鍵,不能只輕信于中值條件的測試結果。在工作中,再煩也要使用Cpk等統計學工具,檢查供應商的結果是否真實、可信、穩定。不要相信供應商的歷史能力,只相信現在的可靠的數據和自己的判斷,需要數據來說服自己供應商的工作是準確和合理的。最后千萬不能因為條件限制而放棄生產上線驗證,沒有條件要創造條件,說服那些不肯干的人,不然開發人員會掉坑里。 ![]() 本次沙龍活動全程6小時,分分秒秒都在燒腦,講得都是包裝開發的基礎知識和關鍵控制要點。每個內容都是細致入微的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過程。用科學的方法和數據來指導我們的開發工作。大家反饋,本次沙龍干貨滿滿,特別燒腦,特別開心! |